关于印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

日期时间:11-08 18:39 作者: 点击数:

关于印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
 
院内各单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已经由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2016年11月8日


附件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二○一六年五月
 
 
序  言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校代码:13902,以下简称学院)是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与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涵盖文、理、医、工、经、管、法、艺等学科的综合性独立学院。
学院于2005年5月9日经教育部批准(教发函〔2005〕68号)成立,当年招生。2005年~2015年是学院起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十年的发展,学院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提升了办学水平,积累了办学经验,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横跨穗莞两市、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条件良好、学科专业较齐全、师资力量较雄厚、办学特色较鲜明、发展前景广阔、初具规模的独立学院,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5年9月起的未来十年,是学院加快建设,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当前,学院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竞争挑战。机遇表现在:第一,国家重视教育,强调加快教育发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增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一轮教育改革和创新强校的竞争大潮已经到来;同时,中共广东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创建教育强省,打造南方教育高地。这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第二,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和发展中国(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展规划和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加上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同时,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也在上升,这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三,近两年有部分省份的考生向广东省转移,本科的生源较好。第四,学院一校两区格局基本形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校园条件、学科专业和师资基础。加之,学院得到所在地两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为学院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因此,这一时期将是学院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期。
学院既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第一,教育部正在启动高校转型改革,相当部分的高校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激烈竞争。第二,2018年前后广东省上大学适龄人口将与全国其它省市一样出现下降甚至明显下降趋势,学院的招生压力明显增加。第三,学院的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办学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达标的办学条件和较为完善的外部联系机制和内部管理体制。第四,现有学科专业设置不够优化,存在特色不够明显,优势不够突出的问题,隐藏着学生就业质量不够高的潜在风险。第五,师资队伍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结构仍不合理,还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良好的标准。
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学院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广东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省教育规划纲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我省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意见》(简称“省创强争先建高地”)、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省协同创新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学院第三个五年规划,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学院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促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为国家在未来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一、学院的定位与使命、编制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一)学院的定位和使命
学院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学院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重点,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强化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养、扎实理论基础、较强操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质量立校,学术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争取再过十年或更长点时间的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应用型、开放性、多科性的现代化高等学校,争取实现“中国既需要清华,中国也需要新华”的“新华梦”。
学院的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高尚情操和创新思维,有竞争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育人为本、质量第一”。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两个传承,三个坚持”:传承中山先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校训;传承母体学校“包容、开放、创新”的大学精神和人心向学的优良校风;坚持“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诚信求是、开放包容、笃实创新的教学精神,“早、正、严、实”的教学原则;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学院倡导启发式、互动式、TBL、PBL等教学模式。推进学分制和主辅修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健康人格养成,结合珠三角区域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现状,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三)编制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2015年9月~2020年8月是学院第三个五年发展时期,在时间上与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2016年~2020年(简称“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期)基本相同。编制“十三·五”期间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从学院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推动学术研究为动力,强化科研实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创新实验基地为依托,探索校企校地“产教融合”等多种合作模式,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以加强党建工作为引领,凝聚全院师生智慧,创造健康发展环境;以创新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优化考核改革方案,激发学院发展活力为目标编制好规划。
二、学院第三个五年(2016-2020年)事业发展的基础
学院2005年5月成立并于当年招生,十年来,始终坚持依法办学,既注意传承母体学校中山大学的优良传统、良好的教风与学风,又注重独立学院的性质、特点与自身的条件,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办学定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规范办学行为,保证教学质量,为学院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办学基础,扩大了办学规模,逐步形成了“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的校园风气。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学院发展的现状、优势与问题,是科学编制学院第三个五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学院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广东省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在基本实现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基础上,总结学院第二个五年发展中的经验,编制第三个五年(2016-2020)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制约学院发展的核心问题,实现学院又快又好发展。
(一)学院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1. 一校两区横跨穗莞
经过十年建设,学院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广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火炉山森林公园北麓华美路与广汕一路交界处,规划占地面积256亩,交通便利,教学设施完备。到2015年底,有课室43间(5514个座位);电脑室9间,电脑562台(其中液晶显示的300台);语音室9间(座位525个);多媒体课室33间(座位4780个);图书馆有与中山大学联网的电子图书以及学院藏书44.5万册。
东莞校区规划用地1800亩,位于与广州市黄埔区一江之隔的东莞市麻涌镇,毗邻华阳湖生态旅游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在东莞市和麻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1月东莞校区正式启用,开启了“一校两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东莞校区可同时容纳22000全日制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规划建设包括:教学楼、图书信息大楼、实验楼、行政楼、综合楼、运动场及体育馆、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等。该校区与广州市隔江相望,校区三面环水,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通讯网络发达,生活设施配套,是学习深造的理想胜地。
2. 深化“开天窗、接地气”系列教改举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十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经过“十二·五”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软件建设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开天窗、接地气”,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凸显了区域特色。第二,为顺应十八大以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经过多次研讨论证,以学院章程为根据,制定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院系二级内部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新院〔2014〕23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内部机构设置方案》(中新院〔2014〕24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工作规则》(中新院〔2015〕14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部门工作职责》(中新院〔2015〕15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层管理人员内部竞聘实施办法(试行)》(中新院〔2014〕66号)等系列制度。第三,高度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教师队伍管理,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为学院创新发展保驾护航。第四,加大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实施创新强校质量工程建设,为人才培养工作优先安排教学、科研经费,保障了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 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中山大学宽厚的学科专业基础,根据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全面布局学科专业,建立了涵盖文、理、医、工、经、管、法、艺等学科门类,现已开设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英语、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护理学、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投资学、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生物医学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规划、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信息资源管理、应用统计学、艺术设计学等专业,2016年增加西班牙语、医学影像技术、电器工程与自动化三个专业,累计达到39个专业。通过十年办学,学院在寻求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逐步建立了文法、经管、理工、医药、艺术五大学科群,凝练学科专业特色。
4. 办学规模逐步扩大,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学院由初期2010年底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500人,增加到末期2015年底的18790人。短短的5年时间全日制本科在校生人数增长了2倍多。其中,2015年学院就录取学生6270多人,是学院有史以来招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在同类院校中稳居前列。同时,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理工医类专业占比逐步上升。
5. 师资队伍日益壮大,队伍结构渐趋合理
根据学科发展和在校生规模不断增长的需要,学院自2010年起逐年加大教师聘用和引进力度。五年来,专任教师数量从2010年8月的343人,增加到2015年8月的631人,增幅达83.9%,基本满足了学院教学发展对师资的需求。截止2015年8月,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2%,具有中级职称的占30%;具有博士学位的占14%,具有硕士学位的占66%;35岁以下的约占50%;36-55岁的约占30%。师资主要来自:学院招聘的专职教师;中山大学的教师(含退休及少量在职教师);向社会聘任的优秀人才;聘请其他高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和有关行业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士、专业技术骨干等。
6. 实验设备与信息资源建设稳步发展
根据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安排,学院对两校区实验室和图书馆进行了布局调整和资源配置,在东莞校区增建了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财会仿真综合实验室、经管类课程实训实验室等,配备图书馆馆舍六间;根据学院发展需要逐步购置了一大批教学实验设备;同时,做好校园网络的布线和维护工作,利用校园卡系统将智能CPU卡的强大功能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理念融入校园,将学校各个系统连为一体。为给实验教学提供可靠的条件保障,提高已有实验室的利用率,学院完成了东莞校区语音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沙盘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微机组成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室、经管类实训室、模拟法庭、旅游管理实验室等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对药学实验室,康复医学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等进行了搬迁改造,完成实验中心公共实验平台和专业实验室的划分。此外,认真做好每学期实验设备和耗材的招标、采购、验收、管理等工作。
到2015年底全院共建有理工、医药、经管、文法和艺术五大实验实训平台,共计117间实验室,其中“医学护理实验室”的高级智能3G模拟人、分娩模拟人、急救模拟人是目前国内配置最先进的设备。此外,学院还建立了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 XH),现已正式成为麻省理工大学FAB LAB成员,是我国第二所获批通过的高校。同时学院已建立了142个校外实践基地,与110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实验、实践的基地与协同育人平台。
学院图书馆在两校区分别设置, “十二·五”期间在东莞校区完成了四个书库、阅览室以及自修室的建设工作,另外,根据馆藏图书增加等情况,对两校区书库结构进行了调整。现在图书馆馆舍面积达到7033平方米,其中广州校区2270平方米,东莞校区4763平方米。截至2015年8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达100万册,还有非书资源如随书光盘、论文、课件等15914种。
7. 毕业生就业成效显著
过去十年,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向导,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构建多样化、专业化、全程化、战略化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体系。学院迄今已毕业的七届学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2.57%、89.59%、92.75%、95.39%、96.32%、94.6%、97.00%,2014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略低于前五届,但该就业率仍高于全省本科初次就业率的平均值。学院毕业生既有考取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的研究生,也有积极应征入伍或参与“三支一扶”的,还有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成绩卓著的,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就业教育的成效逐步显现。根据武书连2013、2014、2015、2016年中国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和2013、2014、2015、2016广东省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学院毕业生质量在全国同类独立学院排名中占居前列,分别是10、18、14名、15名,连续4年位于广东省独立学院的前3位。
(二)学院发展存在的问题
1.校园校舍设施建设滞后
学院办学十年多,由于校园建设滞后,至今教学行政用房与教育部规定的达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没有专门体育馆,制约着学院的招生规模,导致在校生比同期或较迟成立的其他独立学院少,制约着学院的发展,既增大学院运行的相对成本,影响学院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也影响学院的育人环境。
2.学科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由于建院时间短、校园建设滞后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还没有彰显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质量工程、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建设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
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未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未能完全相适应。专任教师不但数量不足,生师比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而且在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等方面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差距较大,专职与兼职教师比例不当,尚未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中、初级相协调的教师梯队,“双师型”教师比重低;项目申报和学科建设的竞争力不强;同时,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技能、科研精神和学术水平等有待提高;部分老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调整,以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机制有待完善。
4.实验设备与图书信息资源建设投入不足
学院虽然逐年加大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但实验室建设仍然滞后,有些实验室至今未建立。学院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与合格评估要求的生均仪器设备值5000元的标准还有不小差距;图书馆藏书量不足,目前生均图书与合格评估要求的生均100册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此外,信息与网络建设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结合本院实际开发的信息化应用还比较少;学院还没有完全形成办公自动化、无纸化,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离国家对数字校园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第三个五年事业发展的目标
学院的第三个五年发展目标,是把学院建设成为校园完整、设备齐全、初具规模、特色鲜明、位居全国同类高等学校前列的独立学院。 
根据“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要通过调动全院教职工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院改革、发展和稳定,把学院建设成为校园完整、设备齐全、规模初具、校风严谨、质量较高、特色初显、有一定社会知名度、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的独立学院。主要目标是:稳定本科办学规模,在校本科生稳定在2.2万人左右,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补充,双师型教师占有一定比例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扩大办学效益,提升办学层次,争取申报并获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第三个五年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一)校园建设
1.广州校区办好征地手续,做好校园建设规划。
2. 东莞校区
(1)完成二期700亩用地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办理;
(2)启动建设一栋31500㎡图书信息大楼;
(3)建成一座13584㎡的体育馆;
(4)建成教职员工住宅8栋,共70000㎡;
(5)建成教学楼3、教学楼4,共49834㎡。为减少今后因施工建设影响教学,实验楼3、实验楼4可提前与教学楼3、教学楼4同时打桩。建成后,其中教学楼3作为过渡期的图书馆使用;
(6)开展学术交流中心和培训中心共60000㎡建设的前期工作;
(7)完成校园总体空间景观和绿化系统规划方案设计,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8)完成西门、东门及牌坊和贯穿东西道路景观建设(包括① 生态园建设三座小山坡;② 东门至升旗台设大草坪;③ 生态园建杜鹃花观赏园等。
东莞校区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将达到189572 ㎡(教学楼1、2、3、4;实验楼1、2;体育馆和图书信息大楼),按22000在校生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8.617㎡。
(二)学科建设
基本稳定办学规模,在校本科生稳定在2.2万人左右,专任教师达到1100人左右。
1.按每年申报2-3个新专业,调整融合学科专业,学科专业数量控制在48个左右;
2.培育院级重点学科4-7个,推进发展1-2个省级重点学科;
3.建设5-8个院级特色专业,推进发展1-2个省级特色专业;
4.完善五大平台,建立平台管理制度,组建教科研和管理服务团队,优先扶持理工类、经管类平台;
5.提高科研层次和水平,争取每年获得3-6项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每年发表高水平论文(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等)20篇以上;出版教材著作30部以上,每年培育10-15项院级科研项目;
6.建设院级“产学研融合”的产学研用虚拟科技园;
7.申请设立1-2个联合培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基地,争取培育1-3个优势专业硕士研究生授权学科专业。
8.如条件允许,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专门技术人才。
(三)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在2.2万在校生办学规模的条件下,相应扩大专任教师的比例,专任教师达到1100人左右,生师比达到20:1,其中学院自有的专职专任教师达到70%,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30%以上。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实施“双百”师资引进和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专业教师队伍,满足学院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四)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发展,使学科专业达到48个左右,形成文法、经管、医药、理工、艺术五大学科专业群,专业特色明显;根据广东省创强争先建高地的要求,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结合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为平台,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努力将学院的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我院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持平台和服务机制;稳定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
通过五年内涵发展,将学院的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为我院“产教融合”、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持平台和服务机制;在“十三·五”期间争取建成院级协同育人平台5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并以“逸仙新华班”为试点,探索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与实行学分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与建设制度、非课程学分评定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奖学金评定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更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MOOC、SPOC等课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争取建设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0项左右,特色教材15部。其中对于优秀教材的建设,学院使用国家规划教材的比例应占学院教材应用的40%左右;建设35个条件优良、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产学研用结合的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逐步加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等课程建设力度,力争精品课程达到40门左右,国家级精品课程实现零的突破;建设院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50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3个。加强创新强校工程建设,通过创新强校项目,带动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五年形成具有新华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树立品牌。
(五)国际合作与办学
在国际合作方面,重点加强与美国院校为主的合作交流,同时,在巩固与英国院校合作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与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等院校、教育机构的合作,争取再与国外、境外6-10所左右大学建立合作办学交流关系,与3-5所国外、境外知名大学实现联合办学。
在继续教育发展方面,筹建继续教育学院,完善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根据学院的实际条件,适度发展继续教育。
(六)设备、实验室与信息管理
做好实验设施和图书资源的采购工作,在“十三·五”末期达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5000元的标准,生均图书85册,为学院基本办学条件达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以实现两校区网络化全覆盖为目标,加强两校区互联、校园网络全面覆盖,“十三·五”后期,全校网络互通互联覆盖率达到100%,校内全面使用OA系统,争取逐步实现学生管理、教务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实现教学过程和管理的现代化,全面实现包括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在内的校园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推进开源创新实验室的发展。校园网络升级到IPV6,加入中国教育科研网资源共建联盟和国际网络课程交换和共享平台,对接国家学分银行的课程数不少于10门;院内50%以上的课程进入网络教学平台,师生随时随处可开展网络学习、在线答疑和考评;利用云技术扩展师生个人学习和科研空间;运用大数据分析有力支持教学反馈,揭示教学规律,支持教学改革。
(七)学生管理与服务
建立健全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和“导心、导学、导向、导行”的四导体系,促进日常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同时,围绕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着重强化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和就业创业教育,努力实现“一系一品一社团,三创三进三下乡”的学生工作品牌建设计划;不断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工作途径和方式,构建网络化育人平台,致力于互联网技术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的质量。
(八)财务管理
进一步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大经费投入,强化经费管理,加强财务监督,保证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 发展指标
(1)每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评估标准:≥13%)。
(2)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评估标准:≥1200元)。
(3)生均教学仪器设备≥5000元/生(合格标准:≥5000元/生)。
(4)生均图书值≥85册。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合格标准:≥100册);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合格标准:≥4册)。
2. 经费预算安排
(1)经常费用用于安排学院日常运营开支,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教学科研经费、学生管理经费、后勤管理与维修费及物业管理费等,按6800元/生标准计算。
 (2)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经费安排
以2014学年教学仪器设备总额及图书总量为基数,测算“十三·五”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及生均图书值,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基本达到合格标准。
 
 
 
 
 
 
“十三·五”教学仪器设备经费预算安排
学年 在校生人数 新生人数 经费标准 可安排经费(万元) 教学仪器设备预算占比 教学仪器设备预算安排(万元) 实现教学仪器设备总量(万元)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生) 合格标准(元/生) 备注
2014 16408 5189 6000 3113.40 42.83% 1333.40 5199.00 3168.00 5000 基数
2015 18760 5800 6000 3480.00 35% 1218.00 6417.00 3420.58 5000 预算
2016 22000 5780 6000 3468.00 35% 1213.80 7630.80 3468.55 5000 预算
2017 22000 5800 6000 3480.00 35% 1218.00 8848.80 4022.18 5000 预算
2018 22000 5800 6000 3480.00 35% 1218.00 10066.80 4575.82 5000 预算
2019 22000 5800 6000 3480.00 30% 1044.00 11110.80 5050.36 5000 预算